AI智能生成论文太好用?被判定为雷同卷就老实了

 

最近AI发展的风头正盛,市面上各种类型的AI应用层出不穷。从简单的问答到复杂的信息收集,让人不得不感叹AI确实好用。因此,喜番发现很多在备考软考高项的宝子都在分享自己用AI进行论文备考:“输入自己要准备的信息系统项目,论文背景直接复制粘贴背下来就能用”,“太方便了,简直就是论文备考神器”,“论文都不用专门准备了,直接交给AI就完事”等等的言论比比皆是。

 

但是,论文备考真的可以完全依靠AI吗?虽然AI在收集数据上十分便利,但是也存在数据信息来源不明确,数据失真的情况。AI生成的论文直接背,真的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吗?喜番今天就给大家试验一下。

 

免责声明:本次试验不针对任何AI工具、AI数据库、以及任何的AI应用,亦不会透露使用的AI工具以及查重工具名称。本次生成的论文数据仅用于本次查重和本文使用,不针对任何论文查重网站或工具。

 

 

 
 
测试标准
 
 

 

本次测试喜番选择了两种的AI工具,为了避免争议,喜番选择了两个不同数据库的AI进行论文背景生成,并使用支持免费查重的网页进行最基础的查重,不涉及AIGC查重。

 

喜番在两款AI工具中输入“地铁沿线信息系统更换项目论文背景部分”,随后两款AI分别生成了各自的项目背景文章。

 

 

文章1

 

 

文章2

 

粗看两篇文章,总体来说行文很流畅,逻辑顺序也很通顺。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其中有部分相似的表述部分。对此喜番分别复制之后以文档的形式进行了查重。

 

 

 
 
查重结果
 
 

 

从查重的结果来看,两篇文章的查重率分别为11%和12%,以目前国内的学术认可程度来说,相似度低于10%的,一般认为论文原创性极高,查重结果较为理想。相似度在10%-20%之间的,通常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,论文具有一定的原创性。

 

 

 

 

但需要注意:

 

1、部分特殊学科或研究领域可能会有更高的查重标准,对于软考来说,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会进行查重和查重率要求,但是浙江考区在24年已经发布过有关雷同卷的处理公告。

 

2、这只是软考高项论文的背景部分,不包括全文,如果有生成全文,查重率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。

 

 

 

 

 
 
论文备考建议
 
 

 

从以上结果来看,AI备考确实有一定的优势,但是喜番认为,作为备考的助力合理使用AI是没问题的,但是完全依赖AI,有可能会出现雷同卷或者查重率过高的情况。

 

那么论文备考应该如何进行呢?喜番在这里给大家整了一些建议,正在备考的宝子可以参考~

 

1. 选题与方向准备

 

十大知识领域:重点准备3~4个高频领域(如进度、成本、质量、风险、干系人管理)。

 

新技术融合:如“信息系统项目中的大数据应用”“云计算项目的风险管理”。

 

备选方案:每个方向准备1~2个真实项目案例,覆盖不同场景(如政府、金融、医疗项目)。对应的项目信息可以去公开网站进行查询~

 

2. 构建论文框架

 

标准结构:

 

摘要(300字以内):概述项目背景、主题、应用方法、最终效果。

 

正文:

 

1. 项目背景(500字):项目目标、规模、周期、团队、技术架构。

 

2. 理论与实践结合(1500字):针对考题主题,说明具体管理过程(如WBS分解、风险识别、沟通策略)。

 

3. 问题与解决(500字):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(如需求变更、资源冲突)。

 

4. 项目效果(200字):量化成果(如成本节约20%、进度提前15%)。

 

总结(300字):经验教训、改进方向。

 

3. 项目素材积累

 

真实项目:优先选择参与过的项目,提炼关键节点(如需求分析、验收阶段)。如果没有真实参加过的项目,也可以问问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有没有参与过的类似的项目。

 

虚拟项目:若无合适案例,可合理虚构,但需符合逻辑(如“某市智慧政务系统建设”)。

 

数据量化:准备具体数据(预算、工期、团队规模)及成果指标(用户满意度、故障率降低)。

 

4. 突出个人贡献

 

角色定位:明确自己在项目中的职责(如项目经理、技术负责人)。

 

决策案例:描述关键决策(如采用敏捷方法、风险应对策略)及个人推动作用。

 

 

 
 
写作技巧
 
 

 

摘要模板:

 

“本文以[项目名称]为例,探讨了[主题]在项目管理中的实践。项目总投资[XX万元],周期[XX月],涉及[XX个部门/用户]。通过应用[XX管理方法/技术],解决了[XX问题],最终实现[XX目标]。本文重点阐述[XX过程]中的具体措施及经验总结。”

 

温馨提示:论文模板可以参考优秀范文,但是不建议完全照抄,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进行部分修改。

 

正文关键点:

 

知识领域应用:结合教材知识点流程(如成本管理的“估算→预算→控制”)。

 

图表辅助:可画简图(如甘特图、风险矩阵),但需文字解释。

 

问题解决:用“问题描述→分析原因→解决措施→效果验证”结构。

 

高分技巧:

 

分点论述:使用“首先/其次/最后”或“(1)(2)(3)”提升逻辑性。

 

有图有真相:图片是最直接的,能用图标体现的一定要画图!平时模拟练习的时候多尝试画图!

 

术语规范:如“蒙特卡洛模拟”“EVM(挣值分析)”“RACI矩阵”。

 

避免空话:用具体操作替代抽象描述(如“通过每日站会同步进度”而非“加强沟通”)。

 

常见误区提醒:

 

误区1:堆砌理论,缺乏实践细节。

 

误区2:虚构项目漏洞百出(如“预算1亿的OA系统”)。

 

误区3:结构松散,未按摘要→正文→总结展开。

 

误区4:弱化个人角色,写成团队总结报告。

 

在备考过程中,包括信息收集,项目相关信息,论文模板等等可以用AI进行收集,但是请不要完全照抄套用!但是请不要完全照抄套用!但是请不要完全照抄套用!

 

项目信息、数据等收集完成,就是需要多练!从十大知识领域里常考的点进行点对点练习~做到考试的时候能够有大概的印象,能够按时完成论文,确保文章逻辑通顺,没有明显错误!

 

PS:如果需要老师指导论文修改的话,可以看看威班软考的高项课程哦,刘杰老师论文无限次批改指导~

 

扫码了解威班软考高项课程~

 

 

·往期精选·
 
👉软考备考资料:软考高项备考资料领取
 
👉软考试听课领取:软考中高项试听课
 
👉软考高项论文资料:软考高项专题
 
👉2025软考报考时间:
2025上半年软考报名预计在3月中旬-4月中旬
 
👉2025上半年软考报考时间:

2025上半年软考时间为5月24-27日

 
👉最新资讯:
2025年软考高项备考ing,这些信息务必清楚~
必看,2024年下半年软考科目&报名时间
速看,2024下半年软考报名考试等重要时间点
24年下半年软考中项备考建议
备考2024年下半年软考,可报考科目有这些!
2024年了,软考高项还值得考吗?
软考高级等级为什么值得考,软考高项三个科目都需要注意什么?
通过率50%多?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通过率一览
2024年上半年部分地区软考证书领取时间一览
陕西取消软考省线?设置省分数线有必要吗?
剑走偏锋?三人获刑!软考包过需谨慎!
 
👉软考作用:
软考高项——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有什么价值?
软考证书在国企中的价值有哪些?
一篇文章告诉你,为什么软考报名人数越来越多?
最高奖励25万,广东地区软考证书都有哪些补贴可领取?
软考以考代评原来是这样,还不清楚的宝子速看!
什么是软考高项?考了有什么用?
 

 

2025-03-21